「台肥低碳氨之氫能技術產業研討會」將邀集產官學研專家數10名講者、與會來賓數百人齊聚一堂,為台灣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路徑策略12項關鍵戰略中的氫能原料供應、相關產業體系發展等議題,提出解方及貢獻。屆時台肥也會分享近期在相關領域所做的努力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講座教授顧洋特別建議台灣早應該以氨發展氫能,因為氨結構中的氫原子重量占比較高,且氨本身應用本就廣泛,目前全球年產量已超過1.76億噸,應用於燃燒、發電和製造多種產品,包含肥料、纖維、塑膠等。顧洋也提醒,台灣的「碳足跡」成長過高,為世界平均值的三倍,台灣的減碳措施落後市場甚多,2030年恐怕會被課超過新台幣八千億元的碳稅。而台灣無法自產石化燃料,高度仰賴國際供應,一旦價格大幅波動,電價隨之高漲,恐牽動台灣企業的去留,氫能技術的持續發展與推動勢在必行。

左起中央大學洪緯璿教授、鑫鼎奈米總經理張培俊、鑫鼎奈米黃信彰經理
鑫鼎奈米參加了台肥研討會盛會與業界先驅研討綠能理念、低碳氫發展策略、氨裂解氫的發展、國際離岸風電製氫、低碳氫認證發展狀況,以及綠氫標準和來源證明機制、建構零碳氫能產業及商業生態系等議題。